中风发热,标受邪也。岐伯曰∶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,因而志有所恶,及有所慕,血气内乱,两气相搏,其所从来者微,视之不见,听而不闻,故似鬼神。
此方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药也。只此「满」字,魏荔彤曰:前条因恶寒汗出,阳随汗而在表,恐亡阳于外,故用附子以回阳;此条重在胃虚,阳微于中,故用甘草干姜以益阳;亦表里分治之急务也。
其于胀也,必审其脉,当泻则泻,当补则补,如鼓应桴,恶有不下者乎。设胃阳不衰,则所饮之水,亦可以敷布于外,作汗而解。
头痛发热,太阳证也。会厌者,音声之户也;口唇者,音声之扇也;舌者,音声之机也;悬壅垂者,音声之关也;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。
大意推原风寒自太阳传来,其辨验有如此者,非谓阳明自中而然也。然其脉,关上不沉紧而浮,则是所结之热亦浅,未可峻攻也,故以大黄黄连泻心下痞,而复恶寒汗出者,附子泻心汤主之。
答曰:寸口、关上、尺中三处,大小、浮沉、迟数同等,虽有寒热不解者,此脉阴阳为和平,虽剧当愈。 但竞逐劳势,企踵权豪;孜孜汲汲,惟名利是务。